问复析®(复旦三阴分型)通过AR/CD8/FOXC1/DCLK1四种标志物检测,可将三阴性乳腺癌(TNBC)进一步分成四种亚型,指导后续精准诊疗策略。目前,该检测已经推出问复析®基础版和问复析®加强版两种服务模式,通过多分型、多靶点的全新诊疗策略,实现三阴性乳腺癌“分子分型基础上的精准治疗”,逐渐突破既往治疗有效率低的瓶颈,改善患者生存预后

本文系统整理了CD8标志物在乳腺癌中的研究和应用价值。

CD8是一种分子量在26 kDa膜受体糖蛋白,属于白细胞分化抗原家族,主要存在于细胞毒性T细胞(CD8+ T细胞)的表面。

CD8阳性(CD8+) T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,可通过分泌大量的干扰素和蛋白酶颗粒酶 B 等机制杀死肿瘤细胞。通常来说,CD8+ T细胞在实体瘤中的浸润程度越强,预后效果越好。

一、CD8表达与乳腺癌免疫治疗

有研究表明,CD8+T淋巴细胞是肿瘤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良好预后指标,肿瘤中预先存在的CD8+T淋巴细胞数量更多,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显示的临床反应更好。

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彼得·麦卡勒姆癌症研究中心Balaji等研究证实, 在三阴性乳腺癌(TNBC)中,具有组织驻留记忆(TRM)特性的CD8+ T细胞,对抗癌效应和免疫治疗反应的调节至关重要。这些细胞的活性和存在可能影响TNBC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。

二、CD8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

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对243名HR+/HER2-乳腺癌患者进行基因组、转录组、代谢组和蛋白组的深入分析,并运用相似性网络融合(SNF)算法,将腔面型乳腺癌(Luminal BC)精准分类,其中免疫调节型(SNF2)患者,CD8+ T细胞的比例更高, 免疫细胞丰富,患者可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获益。I-SPY2研究回顾性分析证实,PD-L1治疗组中93%的SNF2亚型患者达到了病理完全缓解 (pCR)。

哈立德国王大学肿瘤中心Khalid等,研究发现,瘤内CD8+TIL高表达是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(NC)病理完全缓解(pCR)的显著预测因子,并且是改善患者总生存期(OS)的独立预后因子。CD8检测可能有助于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进一步分层。

比勒陀利亚大学健康科学学院Bernardo等,研究发现,TNBC患者的CD8+T细胞亚群密度(肿瘤中心和浸润边缘)显著高于非TNBC患者。同时证明了CD8+细胞数量是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(NAT)pCR的可靠、独立预测因子。

CD8表达与问复析(“复旦分型”)

IM型患者预后

对于TNBC患者,通过问复析®检测,如果AR阴性,CD8阳性可判定为免疫调节型(IM型)。研究显示,早期TNBC 患者中IM型患者预后相对较好。

IM型患者免疫治疗

FUTURE试验入组了46例经多线治疗失败TNBC IM型患者,经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,ORR 为43.5%,mPFS为4.6个月,mOS为16.1个月(PMID:36973538)。

FUTURE-C-Plus试验,入组了48例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无法切除、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 IM型患者,经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amitinib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,ORR为81.3%,mPFS为13.6个月,mOS 未达到。

FUTURE-SUPER试验入组了59 例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无法切除、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 IM型患者,famitinib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组(n=29)的mPFS显著长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组(n=9) (15.1vs.6.5个月,HR=0.46,95% CI:0.25-0.85)

FUTURE系列临床研究显示,免疫联合治疗方案在TNBC IM型患者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毒性,有望作为晚期TNBC IM型患者潜在一线治疗选择。

总  结

CD8+T细胞作为识别和消灭肿瘤细胞的主力军,不仅是乳腺癌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良好预后指标,同时监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后CD8+TILs 能够为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提供有力帮助。

在Luminal BC中,CD8高表达与SNF2亚型密切相关,可能辅助判断免疫治疗疗效。

在TNBC中,CD8作为问复析®(复旦分型)检测标志物,也为IM型TNBC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 参考文献:

DOI:  10.1016/j.ccell.2023.01.004

DOI: 10.1038/s41588-023-01507-7

DOI: 10.3892/ol.2017.6144

DOI:  10.3390/cancers14102525

DOI: 10.1634/theoncologist.2019-0982

DOI: 10.1038/s41422-023-00795-2

DOI: 10.1158/1078-0432.CCR-21-4313

DOI: 10.1016/S1470-2045(23)00579-X